请输入关键字
EN
“中国好书”10年评选,北京出版集团共19种图书入选令人瞩目
时间:2023.05.09

中国好书

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2年度“中国好书”日前揭晓,共有42种图书入选。北京出版集团《宝水》《西海固笔记》《熊猫小四》3种图书获评“2022中国好书”。

自2013年首届评选至今,“中国好书”已走过10年发展历程,成为我国全民阅读领域的重要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文化界乃至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10年间,共有127家出版机构出版的328种图书入选,囊括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普生活、主题出版及少儿等不同领域的精品图书,具有广泛的涵盖面和较高的代表性。北京出版集团以共19种图书入选的佳绩名列前茅,旗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分列单体出版机构10届入选图书总品种第3、第9和第11位。

10届“中国好书”入选图书所属出版机构排行榜(部分)


“中国好书”10年评选,各家出版社成绩如何?

回望这10年,集团入选“中国好书”的19种图书亮点频出,“叫好又叫座”。很多图书获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权威奖项,如《北上》《云中记》《远去的白马》《平安批》均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北上》获茅盾文学奖,《云中记》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关村笔记》《好诗不厌百回读》《西海固笔记》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多部作品被改编为戏剧影视作品,如电视剧《心居》、儿童剧“耗子丫丫的故事”、广播剧《远去的白马》,让好作品走近更广泛的受众。《北上》《云中记》《中关村笔记》《如果大雪封门》等多部实现版权输出。《苏辛词说》《好诗不厌百回读》等再版数次,成为读者心中的“经典”。这些图书选题切口精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内容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贴近社会现实,在创作风格、呈现形式等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多年来不断获得学界、业界、读者、市场的验证与认可。


北京出版集团以首善标准

努力攀登原创精品创作生产高峰

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尽管“中国好书”只是我国众多图书评选活动中的一个,但其代表性、重要性和影响力已不容忽视。近年来,集团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化文艺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做精做优出版主业,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努力为首都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01

坚持精品生产战略

在各类大奖中取得累累硕果

近年来,集团高度重视各类重大出版奖项的参评工作,在集团党委领导下,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激发原创精品生产活力。2023年以来集团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及推优,在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2022中国好书”、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第十届“中国童书榜”年度“最佳童书”、“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2022年度榜单、《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中均有斩获。

02

坚持社会效益为先

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

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出版机构,集团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狠抓原创精品出版:一是始终服务大局。立足首都定位、首善标准,策划推出“北京文化书系”“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以及《宝水》《金墟》《尖锐对话》《林徽音先生年谱》等一批精品力作,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全民阅读落到实处;二是科学策划选题。每年根据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科学编制选题规划,为推出原创精品做好选题储备。三是实施精品扶持。修订集团《优秀出版物奖励办法》,从集团层面,加大对荣获国家大奖、入选国家重大出版规划项目的奖励力度。四是凝聚作家力量。通过作家签约计划等方式,聚拢一批有实力的大家、名家和有潜力的青年作家,组建素质优良、稳定发展的作者库。

03

坚持推动改革发展

用体制机制释放人才创新创意活力

出版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是核心竞争力,有创新创造创意能力的人是第一资源。为稳定编辑队伍,集团建立专门的编辑激励机制。大力加强青年编辑队伍建设。探索培养知名编辑、表彰优秀编辑的良好机制,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中青年编辑奖”,激发编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精品、争一流的风气在集团蔚然成风。

今后,集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守初心、继往开来,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不断为人民出好书,努力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以优异出版成绩为繁荣发展首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