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的北京》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日前围绕本书,讲述北京为何如此迷人。该书由京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入选北京市文联优秀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推荐书目。
散文是一种真切的表达方式,中外读者都感动于这份炙热的真情实感,红墙绿瓦很美、古树参天很美、秋天纱一般的云彩很美、枝枝节节、点点滴滴都很美,张莉为这种美着迷,更为描述那些美好的文字着迷。
北京的城市记忆里总是有一道金瓦红墙的风景,中轴线与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都在向世界展示着北京厚重的历史,北京的文学总是忍不住要亲近这些集纳着华夏五千年文明精髓的故地。
热爱北京的人们从来不拿北京去比较,在他们的心中,北京是独一无二的,是向上无限延展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更属于每一个走近它的人。
比如说芍药、牡丹竞相开放的春天,蝉鸣与吆喝声奏响胡同的夏日,香山红叶盛了满眼的深秋,鹅毛大雪、围炉夜话的寒冬……每一个人都讲述着自己所爱的那个北京,好的文学作品,就是焕发我们对事物新的感受力。
——张莉
《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二十七位作者关于北京的散文佳作,从许地山、张恨水、郁达夫、郑振铎、王统照、老舍、俞平伯、废名、沈从文到杨朔、林海音、汪曾祺、邓友梅、肖复兴、叶广芩、史铁生、刘一达、宁肯、彭程、祝勇、周晓枫、邱华栋、乔叶、袁凌、徐则臣、石一枫、侯磊;这些作品,从《想北平》《苦念北平》《北平的四季》《上景山》《陶然亭的雪》,到《颐和园的寂寞》《老北京的夏天》《我与地坛》《紫禁红》,其中既有北京的日常生活、北方风物,也有京味京腔、北京美食;既有烟火气十足、喧腾繁华的北京,也有四季分明、郁郁葱葱的北京。此书呈现北京百年风貌,呈现不同时代作家对于北京生活的书写和理解,能带领年轻作者和读者们一起领略不同作家书写北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