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研论 | 多媒介助力,让经典文学出圈出彩
时间:2024.06.14

在现代传播格局下,经典文学正在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通过与不同媒介的融合与创新,经典作品不仅以戏剧、影视、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重返”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在内容上推陈出新,不断催生出新的文艺样态,实现了经典的再生长。经典文学如何更好借助新媒介,实现跨越式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典文学自身又在发生怎样的新变?围绕这些热点话题,《文艺报》记者邀请多位作家、评论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抓住核心特质,

让经典焕发蓬勃生命力

何为经典?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建新看来,“织物纵线称为‘经’,册在架上名为‘典’,经典便由此引申为典范、标准、规则等之意。古今中外那些被认定为‘经典’的作品,正是大师们扎根于其所处的时代氛围和文化传统中,以其极具个性的审美方式把握世界、塑造形象,从而参与和影响人类的精神文明构建进程。经典一旦形成,便呈现出一种‘有始无终’的状态,它们创作的原点是历代大师们的个体情感,但最终的审美指向却超越时空,抵达全人类的共同情感”。

“经典的魅力在于品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卢蓉认为,永恒的品质是经典不断被阅读和再创造的根源,“经典作品对人类社会永恒主题的思考和表达,具有无可替代的深度与内涵;与此同时,经典往往代表着各文艺领域的高峰,其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历久弥新”。

“近年来,我们看到‘重返经典’这一趋势在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体现,这对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卢蓉表示,对经典文本的翻拍、重排、再创作等现象,在文学艺术的发展史上其实从未中断过,无论是通过文学、影视、舞台、互联网,还是社交媒体,经典文本的媒介化与再媒介化都越来越活跃,这与现代传播格局下的媒介融合、创新密切相关。

在对经典文本的再创作方面,作家马伯庸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为经典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风起陇西》将经典三国故事与现代谍战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紧张刺激的历史谍战世界;《长安的荔枝》的创作灵感源于杜牧的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作品巧妙地将荔枝的运输过程作为切入点,以微观人事折射出大唐的宏观社会;《食南之徒》通过解读《史记》中的只言片语,以贪吃的汉使唐蒙来到饕餮圣地南越为引,展现出一幅南越宫廷的历史画卷……

马伯庸的作品通过影视改编,以及二次创作短视频,收获了大量的年轻读者和观众,也让古代人物和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新的风貌。谈及创作初衷,马伯庸表示,自己首先考虑的是历史题材的“时代性”,“虽然历史小说落脚于过去,取材于历史,但真正让它与当代读者产生共鸣的关键,则是建立起古今相同的情感纽带,摹古人之事,发今人之思”。他举例说,徐兴业的《金瓯缺》以北宋末年靖康之耻为背景,用妙笔生花的笔法描写了一系列奋起抵御外侮、奔走救国的仁人志士形象。该书于抗战期间开始创作,读者从中不仅能读到北宋史事,同样也可以体会到作者感于时事的激愤心情,与自身遭遇形成强烈共鸣。

“经典的魅力放之历代皆准,是从特定素材中提炼出的一种人类共同、普遍的情感。这是经典作品长生不老的秘密所在。”马伯庸表示,在“活化”经典、再造经典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复制,也不宜粗暴地创新,一定要搞清楚经典最核心的特质,抓住内核进行生发,才能让经典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多元视角跨界演绎,

让经典文学“活”起来

近年来,戏剧舞台上涌现出一批聚焦经典文学文本和历史人物的作品,如民族舞剧《红楼梦》、话剧《苏堤春晓》等,皆通过对经典作品、人事的重新解读与演绎,将蕴含民族审美特质且具有现代意义的故事,以崭新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提供了走近经典、走近传统文化的新视角。

谈及舞台艺术的这种改编和移植,以及火爆“出圈”现象,赵建新认为,这充分彰显了传统经典对当代观众的巨大吸引力。创作者通过重构经典故事与人物,以现代精神注入传统题材,“一方面让经典中的原型故事、人物与改编者的当下境遇相结合,从而使其具有现实意义和当下指向,赋予经典鲜活的时代生命;另一方面,这些依据经典原型再造和重生的人物,当面对类似的人生境遇和现实问题时,依旧对原型人物所叩问的人性之隐秘和人生之忧思发出超越时空的回应,从而更加彰显经典超越时空的永恒意义”,这些都是经典故事、人物“活”起来的现实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江棘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恰恰在于常读常新。经典因其复义性和丰富的可能性,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经典的“活化”不是一个新现象,而是一个文学文化史中的常态化现象。比如《三国演义》是对《三国志》的“活化”,《西厢记》是对《会真记》的“活化”,《贵妃醉酒》是对唐明皇杨玉环本事的多轮“活化”……“当下的‘重返’经典,其实可以从漫长的历史中找到借鉴”。以“赵氏孤儿”为例,这个源自春秋本事的故事,到元代才因家国之恨,成就了纪君祥的杂剧经典,此后更是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今天,因为时代和现实发生的变化,改编者更喜欢将剧中主人公程婴解读为一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以此共情他的渺小无力与艰难辛苦。再如江苏大剧院的民族舞剧《红楼梦》,沿用原著小说的章回体结构,摒弃围绕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爱情线的传统叙事方式,从年轻人喜欢的“十二金钗”视角重构剧情,展现出经典名著的另一副面孔。“每一代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关键词,如何真正触发这些时代关键词,是经典‘活化’的根本和关键。”江棘说。

随着视听艺术的发展,文化类综艺、文学纪录片等逐渐成为经典文学传播的新舞台。它们以多元文化视角实现跨界演绎,让经典作品在当下社会中展现出新的活力和价值。如央视出品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艺术还原《马说》《江雪》等传世名作的诞生瞬间,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表达方式。《中国诗词大会》《但是还有书籍》《文学的故乡》《文学的日常》《我在岛屿读书》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多样化的拍摄手段和呈现形式,力求找寻到经典作品与当下观众的情感链接,展现出文学更为青春化、妙趣化的一面,从而引发大众对文化传承、艺术创新的深入思考。

“‘重返经典’,接近于以对经典的某种解读触发某个‘开关’,让读者和观众的经验、体悟、情感向其敞开,并与之发生共鸣。”在江棘看来,这种共鸣发生的范围越大,对经典的诠释或者说“活化”效果就更好。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虽然今天大多数人已经不具备创作古典诗词的能力,但《中国诗词大会》不只是诗词背诵大会,更是通过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鲜活阐释,来触发共鸣的‘开关’,寻找共鸣的可能性。”

这种“打开”文学经典的方式,在人文漫谈节目《文学馆之夜》中同样得到了深度呈现。该节目依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90余万件藏品,通过展示老舍手稿、冰心书房陈放的海螺和小瓷猫、鲁迅《呐喊》初版本等物件,将经典作品背后的作者们推向前台,呈现出“有文学的人生”的丰富性,帮助更多读者跨越阅读门槛,迈入严肃文学的殿堂。“每一期节目都是从文学经典出发,来看待今天的生活。”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馆之夜》制片人李蔚超说。腾讯新文创研究院院长、节目总策划岳淼也表示,《文学馆之夜》就是要沉淀经典,“以生生不息的文化使命,点亮新时代文学的灼灼之火,将中国好故事一直传承下去”。

多媒介传播,

引导大众阅读文学经典

“随着数字时代、融媒体时代和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和传播样态更为丰富,除常见的影视、动漫作品改编外,还出现了很多粉丝创作和读者解读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影像化的传播方式,融入职场、校园、婚恋等不同视角下的解读,并借助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使经典作品在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完成了新形式的‘再创作’,实现了与时俱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说。

短视频的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互动性之强,为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2023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上时长超过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数量同比增长达279.44%,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276.14%,直播观看人次则同比增长近一倍。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渠道,文学作品正迅速触达数以亿计的读者。短视频读书已逐渐形成一种新趋势,短视频解说文学作品,成为引导大众阅读经典的新途径。读书博主们通过运用讲解、图表、动画等多种手段,将文学作品的复杂情节和深刻思想以更加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激发起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自媒体博主在网络平台上解读经典文学名著,对推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知识、用今人眼光重新解读经典有积极的助益作用,其中不乏一些观点精当、形式新颖的优质内容。经典文学由此更加贴近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更易于他们理解和接受。”卢蓉认为,经典文学作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载体形成传播联动,有助于增强其可视化和互动性,以更加丰富立体、新颖多样的形式走进读者和观众,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文学作品的读者和粉丝,根据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对他们喜欢的书籍进行全新的阐释和分享,从而吸引更多非文学专业网友的目光,为更多读者靠近文学提供了路径。”张慧瑜所说的这类“读者”,其中就有自媒体博主“编辑渡边”的身影。渡边因热爱外国文学,从图书编辑转型为短视频读书博主,过去的工作经历,让他在讲解文学经典时“会自带一些编辑视角”。他表示,自己不太会去跟踪热点、讲解畅销书,也不会做冷门图书,他更愿意服务那些“不满足于头部畅销书,还想再‘往前走走’的读者朋友们”。从海明威到马尔克斯,从福克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渡边的视频讲解不仅介绍作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还会进行较为深入的评论和比较。“经典作品是图书中最好的那部分,只要还有人读书,经典就是火种。”不过,他也对短视频读书表达了一定的忧虑:“有人通过读书短视频的引导,愿意去读经典,这是好事,但短视频只能引导‘想读’,无法替代‘读过’。”

这也是一些受访专家担忧的地方,虽然不同传播形式和不同角度的解读,有助于文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但各类解读的质量良莠不齐,读者和观众需要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注意甄别信息准确性,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碎片化带来的弊端。

本文刊载于《文艺报》(2024年6月14日第1版),作者为本报记者徐健、刘鹏波、杨茹涵。

from clip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