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哪吒2》票房奇迹背后,竟靠的是这些“祖传Buff”
时间:2025.02.19

2025年2月1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全球票房正式超越《头脑特工队2》(Inside Out 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强势改写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东方魔童”的狂热浪潮。

from clipboard

图源:央视新闻

《哪吒2》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精良的制作——全片2400多个镜头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更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影片将中国神话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以创新的中式美学和中国表达征服了全球观众。在这部传奇的动画里,藏着不少古老的文物宝藏,它们悄悄地在银幕上“复活”啦!三星堆结界兽“穿越”而来,自带神秘气场,堪称大银幕“最强门神”;《瑞鹤图》里仙鹤振翅欲飞,带我们一秒穿越千年;青铜器铠甲纹样,每道线都藏着古老密码,让角色瞬间“时尚升级”,古代与现代动画完美碰撞!这辉煌战绩的背后,究竟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又能如何守护国漫的“文化基因”?别急,让我们一同深挖这部爆款电影的隐藏秘密!

1

青铜器的赛博新生

from clipboard

图源:《哪吒2》官方微博

片中粗眉卷鼻的“结界兽”,灵感源自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青铜鹰形铃。夸张的眉骨与卷曲的鼻梁,正是古蜀文明神秘美学的数字化转译。现实中,这些青铜器曾因氧化锈蚀而面目模糊,正是文物保护专家通过化学去锈、3D扫描等技术,才让它们的纹饰细节重见天日。

from clipboard

修复前的伏鸟双尾青铜虎

在“文物大医生”系列的《青铜修复技艺和它的传人们》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在新干县出土的青铜器中,伏鸟双尾青铜虎就是代表性文物之一。伏鸟双尾青铜虎造型独特,装饰华丽,通体长53.5厘米,是同期出土青铜虎中体量最大的一只,号称“虎王”。然而由于埋藏多年,腐蚀和破损严重,所以修复难度极高。

from clipboard

修复后的伏鸟双尾青铜虎

通过细心的拼接、焊粘,修复专家们首先对虎的整体进行了还原,接着对残缺部分进行翻模补配,补配后并结合原有纹饰雕刻出符合原器物风格的纹饰。最后,再对老虎的尾巴和牙齿进行修正,经历了重重仔细的修复流程后,伏鸟双尾青铜虎得以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from clipboard


青铜器的神秘美学,通过物理修复与现代数字化技术得以“复活”,成为电影中形象设计的灵感。这种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正是展现了文物修复在文化传承中的桥梁作用。

2

传统纹样的现代化演绎

from clipboard

哪吒父亲李靖与母亲殷夫人

图源:《哪吒2》官方宣传片

哪吒父亲李靖与母亲殷夫人的铠甲纹饰,借鉴了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和云雷纹。这些纹样的流传,离不开传统的全形拓制作技艺。全形拓,是一种把钟鼎彝器的立体原形勾勒出来并转移到平面拓纸上的技艺,也称器物拓、图形拓或立体拓。通过宣纸和墨汁的巧妙运用,青铜器上的纹饰得以完整保留。

from clipboard

《考古图》内页

我们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吕大临所撰写的《考古图》一书中就能了解到宋代金石学研究的兴盛,而其中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传拓文字和绘制图形的方法。

长期从事全形拓研究的专家贾文忠,他制作“颖拓全形拓大盂鼎”和“颖拓全形拓大克鼎”便是极具代表性的青铜器全形拓作品。

from clipboard

贾文忠颖拓全形拓大克鼎(左)和大盂鼎(右)

专家通过全形拓的方式,将三维立体的珍贵国宝文物转移到二维纸质平面,复制了青铜器的完整纹样,我们不仅仅能看到青铜器外部线条分明的纹理样式,还能观看到平面化的内部铭文,这种技艺很好地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参考。

全形拓技艺让商周青铜器的精美纹样跨越千年,成为动画形象的设计灵感。这种技艺不仅记录了文物的形态,更让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中焕发新生。

3

宋徽宗《瑞鹤图》的立体化

from clipboard

《哪吒2》中玉虚宫外景

图源:央视新闻

哪吒在前往玉虚宫时,有一群飞舞的仙鹤,其中两只仙鹤落在玉虚宫屋顶的鸱吻上,这一幕的灵感源自宋徽宗赵佶的传世名作《瑞鹤图》。《瑞鹤图》描绘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次日夜晚,汴京有群鹤在宫殿上方飞舞,最后有两只仙鹤停驻在宫殿鸱吻上的场景。而《瑞鹤图》的仙鹤形象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离不开古书画临摹技艺的传承。

from clipboard

宋 赵佶《瑞鹤图》

正如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传承人郭文林所介绍的:“文物保护有多种方法,如文物修复类似治病,而临摹复制则是防病。”对古书画的临摹很好地解决了因长期展览对古书画文物的损耗、观众对笔墨细节观察的需求,以及对破损灰暗的真迹进行画面完整性还原等现实问题。

from clipboard

于非闇摹宋赵佶《瑞鹤图》局部

由荣宝斋聘请的书画修复专家于非闇采用精妙的木版水印临摹技艺,通过勾描、刻板、印刷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掸、描等特殊技巧,将《瑞鹤图》中的仙鹤、祥云等细节完整保留,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视觉参考。

正是这些临摹作品,让《瑞鹤图》的美学精髓得以跨越千年,成为电影中玉虚宫镜头的设计灵感。这种技艺不仅保护了古书画的原貌,更让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得以延续。

4

保护文物,就是守护未来的“文化IP”

《哪吒2》的全球爆火证明:传统文化并非老旧的符号,而是可以通过创新表达焕发新生。从敦煌壁画到《山海经》神兽,从侗族大歌到蒙古呼麦,影片中2000多处文化细节,无不依托于文物与非遗的活态传承。

from clipboard

图源:《哪吒2》官方宣传片

正是这些“与时间赛跑”的修复与传承工程,让沉睡的文物成为动画师手中的灵感源泉。就像导演饺子所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而文物修复者,正是守护宝库的钥匙。”

《哪吒2》的票房奇迹,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向奔赴,更是无数文物修复者默默耕耘的成果。当我们为哪吒的热血呐喊时,也应记住:每一件文物的“重生”,都在为未来的文化创作积蓄能量。

from clipboard

图源:《哪吒2》官方微博

正如“文物大医生”丛书所揭示的:保护历史,不是守旧,而是为了更自由地创造未来。愿更多文艺作品能像《哪吒2》一样,脚踏传统之基,手持创新之刃,让中华文明的风火轮,燃烧至世界每个角落!

最后,一起为《哪吒2》喝彩:冲吧,小哪吒!愿票房神话继续书写中国动画的荣耀篇章!


相关阅读

from clipboard

“文物大医生”丛书

顾军 苑利 主编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文物大医生”丛书共6册,包括《故宫官式建筑大木作技艺》《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官式建筑内檐棚壁糊饰技艺》《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全形拓制作技艺》《青铜修复技艺和它们的传人们的故事》。本丛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视角,追溯了以上6种技艺的历史渊源,艺术地展现了传承人们的艺术生活之路和时代背景,并结合风土人情和哲理的感悟,巧妙地将技艺手法与技艺特征贯通在字里行间,通过平实而又奇异的叙述,真实再现了传承人们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