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中俄《十月》联手在京办论坛 两国作家共话“时代与文学”
时间:2014.09.01

from clipboard


首届中俄《十月》文学论坛分别于8月27日在国际展览中心新馆、8月30日在北京出版集团多功能厅举行,中国作家王蒙、孟繁华、王家新、格非、李建军、李英男、蔡晓航、刘文飞与俄罗斯作家巴尔梅托娃、瓦尔拉莫夫、普斯托瓦娅、阿尔汉格尔斯、阿梅林等就“文学与时代”展开对话。

from clipboard

中国与俄罗斯都有一个大型文学杂志《十月》,在两国文学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都与时代有着密切关系,都推出过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from clipboard

俄罗斯《十月》杂志创刊于1924年5月,参与创刊者有富尔曼诺夫、绥拉菲莫维奇和法捷耶夫,肖洛霍夫、戈尔巴托夫、苏尔科夫等曾任编委,马雅可夫斯基的《放声歌唱》,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捷耶夫的《毁灭》,普拉东诺夫和左琴科的短篇小说,阿赫马托娃的《安魂曲》,雷巴科夫的《沉重的黄沙》均发表在该杂志。杂志始终致力于推出新人新作,是俄罗斯最具声望的大型文学杂志之一。中国《十月》杂志创刊于1978年,是新时期创刊最早的大型文学期刊,创刊30年来发行量一直稳居国内文学期刊前列,莫言的《生死疲劳》、王蒙的《蝴蝶》、高行健的《车站》、张承志的《黑骏马》、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铁凝的《永远有多远》均发表在《十月》。

from clipboard

俄罗斯《十月》是应中国《十月》之邀访问中国的,基于两刊在历史、时代与现实日常生活中的相似作用,也基于中俄两国友好关系,两刊在分别创刊九十周年与三十六周年之际第一次走到一起,共同探讨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并在北京创办中俄《十月》文学论坛。

对话期间,两刊还讨论了合作意向,拟在各自杂志开辟专栏介绍对方作家作品,每年各自编选本国文学年度选本,由对方国家出版。

from clipboard

中方主编曲仲与俄方主编伊琳娜·巴尔梅托娃签订中俄两国《十月》杂志合作意向书

from clipboard

俄国友人参观《十月》杂志办公室,对于中文编辑流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from clipboard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