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国京剧《清音集》CD专辑在京首发,该光盘是深圳南国清音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北京大开门艺术传播中心制做,并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集京剧唢呐曲牌艺术、京剧司鼓艺术、京剧丑角表演艺术为一体的系列CD光盘。这套光盘是由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京剧院的60多位艺术家、乐手、编导以及录音、设计、制做人员历时一年完成的一个解读国粹文化的项目。
京剧清音系列之一《京韵交响》_“金勒马嘶芳草”_《许俊德京剧唢呐曲牌116首》
由各个曲牌按固定的排序根据剧情填词演唱的套曲,是古代散曲、杂剧里的主要音乐格式。几乎被人遗忘了的唢呐曲牌是被京剧艺术升级过的戏曲各部音乐的综合代表。
许俊德,京剧音乐家,1940年10月生于北京。1954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戏曲音乐科,师从祁善华、马竹青、关禹洪、霍文元诸位老师。1960年毕业后留校,在实验京剧团期间又师从高文静学习月琴。在录制的116支两个多小时的戏曲唢呐音乐片段里,我们可以找到许老对京剧音乐的执著与痴情。这不仅仅是许俊德吹出来的,也是他不断探索改进音乐工具的智慧结晶,这里面还有他改进音乐节拍、音调和旋律的知识成果。音乐是一个由个体美感加上融和性美感组成的平衡体,许俊德老师在京剧,昆曲、地方戏曲,以及民族音乐的交响融合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京剧清音系列之二《华夏正声》_“传葩代舞”_《王砚生京剧打击乐赏析》
王砚生,本名韧,回族,1947年生,京剧鼓师,其父为中华戏校玉字科的王玉敏先生。王砚生196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方立善、关占奎、郝庆山、黄庆祥、王耀宗、刘耀增、江明德等老师。 1969年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曾为众多名家司鼓。
万籁之中的任何一个小成员都能和心跳的频率相结合。人们根据自己的脉搏和呼吸的频率,找到了人与自然创造和谐的最佳出入途径,打击乐反射出人类内心里最美最高贵的动能天性。
京剧清音系列之三《清音雅汇》_“口棹拨飞千河巧”_《郑岩京剧丑角艺术选萃》
东西方以及其他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寓情理于传唱之中的戏剧节目。希腊神话和东方仙灵均不是板着面孔一本正经的将说教寓于娱乐的。演剧里往往要有个丑角来调节气氛。生活中也是一样,生动诙谐的语言和滑稽天真的身形使活跃欢快的气氛充满每一个角落。娱乐是无私的,音乐和语言从而联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的民族永远在快乐中成长。丑角儿艺术门类的成功缔造就是戏剧取得协调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郑岩,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文丑。1941年生于北京。1951至1959年在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师承萧长华、王福山、刘斌崑、叶盛章、萧盛萱、孙盛武等丑行前辈,并拜在萧盛萱门下成为萧派嫡传弟子。供职于中国国家京剧院五十余年,在与无数前辈名家同台合作中历练出了精进独到的舞台经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风格。郑岩的传统戏曲功力深厚,而且能把经典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升级融入到新编剧目里来。他擅长运用戏曲舞台上的细微心境以为背景思想来刻画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进而用以塑造每一个全新的丑角儿脚色,他的表演在耐人寻味之中充分显露出他戎马半生的舞台功底。
京剧《清音集》只是采用声音效果,在听众的脑海里寻找哪怕是一丝丝的丁点儿、片面的认同,然后再在想像空间里我们共同用心去深入体会。这个节目的制作宗旨只是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把您领到京剧这座殿堂门口也就够了。来吧,为了把代表着我们古老文化的京剧艺术推上表达和延续的前沿,我们诚挚地邀请流行时尚的您一起加入到品评国粹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