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京版编辑说 | “这是我的第一篇编辑手记”
时间:2025.09.05

from clipboard

商楚洛,北京燕山出版社融合出版部主任,《春雷引》责任编辑。

《春雷引》是我责编的第一本书,这是我的第一篇编辑手记。从今年元旦一审到七月初下印,时至今日,依然觉得是我尚不漫长的人生中一次小小的幸事。

结识作者郭大熟是在“中都三部曲”第一部《上阳台》下印前,他来社里聊宣传事宜。天气很冷,人很瘦。他从包里拿出《上阳台》的蓝纸,外面包了一层类似书衣的东西,那一刻我知道这是个以矜贵态度对待自己作品的作者。

熟悉后知道作者沉迷于他称作“包袱皮”的这一类物什,他说送人礼物包起来就最好,最常用的包袱皮是六块钱一刀的毛边纸或者十块钱一卷的描红纸,用纸袋子也要用涂鸦把原有的纹样盖住,用手帕也要把LOGO剪掉……

从那一天起,一个叫“金中都”的梦铺陈开来,很多人被裹挟其中——甜蜜地、舒缓地、纠结地。

我见过的最执迷于重现一个王朝的人

托两本书的福,作为一个几乎不读中国历史的人,我如今也能将金朝皇帝次序理个七七八八。《上阳台》讲的是金章宗完颜璟,《春雷引》讲的是海陵王完颜亮与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雍是完颜亮的继任,完颜璟是完颜雍的下一任国主。

两个故事间隔了四十六年。四十六年,短促得如同一次午睡后的叹息,又漫长得足够让很多事发生。

“中都三部曲”中,作者选择了一个尘封已久的朝代,在以往的文学叙事中,金国几乎没有存在感。这个选择源自作者的“满拧”,他不追随那些热闹的朝代,不在意陌生的女真名字和词汇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从某一个层面说,不取悦,不献媚。

三部曲兼备故事与文学。故事来自作者对金代历史的深挖与重塑,文学则从他多年的诗歌写作经验中流出来。这种诗意不是文本中对古诗词的使用和创造性误读,而是一种弥散性的气质,也因此成就了那些屡见不鲜又诗意的日常描摹。

from clipboard

作者巧妙地将虚实层层叠叠套在了一起。架空写作太轻了,新历史写作又似乎少了一些文学性,郭大熟因此在135卷《金史》和难以计数的史料论文中搭起一座幻城。历史上有记载的,让它显形;没有记载的,是造物的机会。而二者共通之处在于,它们一样动人,有名姓的披着金甲的完颜亮和用珊瑚簪起长发的姜仔仔,一样动人。

如果《上阳台》还只是沿着单线纵深,《春雷引》已经将结构劈开三支,中都、辽阳、长江前线。于是帝王、臣子、僧道、百姓,诸多人物逐一登场退下。四十六年间,掌权者起伏,女主人公之一周衔蝉始终,同样始终的还有一些满溢人物弧光的鲜活面孔,从绿绮到四娘子,从姜仔仔到眄儿。

所以“中都三部曲”恢弘、庞杂、难以定性。我们一直沿用作者的定义——“长篇历史小说”,可如要我说,这六个字远不足以归纳。《春雷引》情节繁复,权谋缜密,种种伏笔如丝,草蛇灰线;有惨烈兵燹,娇憨情爱;有风云帐下,也有鼓角灯前。它是文艺的,也是武侠的,是历史重述,也是诗意表达。

作者一直强调他对都城肇始的追溯,这源于他曾多年担任《新京报》“北京地理”栏目统筹,揣着对北京这座大城的深情。可如果要我给《春雷引》一个推荐理由,我会说这是我读过的文字最考究的历史小说,因为作者用写诗的心去打磨;会说书里的人物万千,但我肯定至少会有一人使你悸动,使你勾心,使你无数次从头、重返,再来过。

如果有一天,能去“中都三部曲”的片场探班,也许会见到郭大熟从灯光器材堆里灰头土脸地钻出来,指着监视器里的演员问我:“选角还行吧?”

我见过的最讨厌修改作品的作者

作为一个有写作习惯的人,我了解人们会多讨厌修改自己的作品。但在这些人中,作者郭大熟的执拗程度也令人发指。三审三校以及质检提出的每一处修改意见都引发一场胶着激战。除非是显而易见的错误,否则需要使出浑身解数说服作者,而结果也依然可能是不改。

当然,作者的维持原判理由充分,他的文字风格一以贯之,其中古怪的破碎感让人联想到沿阶跳下的小丑亚瑟,“if you go away on a sunny day, then you might as well take the sun away ……”翻译过来就是:接受指摘,但坚决不改……

回顾整个编辑过程,作者做的最大修改妥协是《番外·楔子:未济》一章的增补。在后记中,他这样描述经过:“责任编辑扔给我一本《萨郎宝》,说你让一群将领坐在一起回顾战事,不但没有旧刀枪、磨洗认前朝的效果,反倒让人感觉你在回避大场面……”准确度七八成吧。《萨郎宝》确实是我推荐的,但不是扔的,是买了一本送给作者。逼迫他描写战事是真的,当时的逼迫甚至言辞还要更激烈一些……

无论怎样,结果总是好的。作者将采石之战这一章比作《疯狂的麦克斯》,却更让我想起《权力的游戏》中的黑水河之役。浓雾四起,战船飘忽,野火鬼魅般迅疾蔓延,残骸碎片迸溅有如盛大烟花。

而在《春雷引》中,戈船在江心拦截,投石机居高临下,海鳅船穿梭其间,一声惊雷,江面灰烟四起,数百艘鸦鹘船火光冲天……

这一则《番外》我催了又催,五月才收到。分段频密,犹如诸多箭镞,读罢仿佛全部穿过身体,无一停留,淋漓至极。主导了战局走向的天师张继先向意兴遄飞、试图追击金军的虞允文轻声说道:“不必喜悦。风浪吞噬性命,杀戮褫夺魂灵……得意不可再往。”

我见过的最不讲厌倦又最较真的一群人

《上阳台》做了一些宣传的努力,有一些收效,社里也因此给了我们更多的尝试空间。我们要做更多的新东西——在书出版前三个月开始众筹。因为是第一次,大家的信心都有些游离,目标金额也只定在了15000元。

没有妄想,不妨碍用心——精装版的封面融合了书中的两张古琴:“春雷”和“舂雪”,做了特殊的错版设计,抠了张古琴书签出来;《春雷引》的刷边选了元代张羽材的《霖雨图》;《上阳台》的刷边则是完颜璟的《女史箴题跋》词句;六种文创有3D建模,也有纯手绘,从《山海经》中的“驳”到女真的“鹘攫鹗”再到完颜亮的“睡而复醒、醒而云游”卦面。头脑风暴之后,一地琐碎。

众筹结果是52001元,是意外的小丰收。

“当时人眼里,战功辉赫,后代人眼里,故事绵长。”

而就在不久前,我们发完了所有众筹订单,在摩点上传了最后一次更新。读者朋友们留言说是一部非常好的书,一次非常棒的体验。我们则感谢每一个支持的人,感谢大家与我们一同做一场美满长梦。

也有很多读者询问“中都三部曲”最后一本的进度,那一本叫《斑斓乡》,中都的消亡和金国的覆灭,那是累累伤痕中的血性救赎,是那个短命帝国最后的一抹荣光。

“时间留下美丽和一片狼藉。”又一个清晨,太阳在所有废墟之上平静升起。烟儿狸、郭夷则和中都遗民们,为没完成的事感到抱憾,可睡眠、黎明和凛冽的空气,以新的希望抚摸他们,奇异的事乘着晨飔的翅膀拂过那些破碎的户牖和心灵——人们已不再为命运担忧。

我想,那将是,或必定是一个新的、更好的故事了。

from clipboard

推荐阅读

“中都三部曲”之

《春雷引》

郭大熟  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